欢迎进入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网站

返回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010-63305665

综合部

当前位置:首页 > 协会活动

“国瓷”生产大佬齐聚高淳,首届中国国瓷发展论坛隆重开幕

发表于:2018-12-26

由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南京市高淳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日用陶瓷专委会和江苏高淳陶瓷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首届中国国瓷发展论坛”,于12月22日在江苏南京高淳隆重开幕,并同期举行了“中国日用陶瓷设计中心华东分中心”挂牌仪式。 


1.jpg


据了解,本届论坛主办方邀请了中国陶瓷工业协会领导及清华美院、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北京国际会都、上海锦江国际酒店、南京金陵饭店的专家参会,并和17家国家用瓷的生产企业参会代表围绕如何进一步弘扬中国悠久陶瓷文化,提升我国陶瓷艺术设计水平,打造当代国瓷形象和国际品牌,促进行业转型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对陶瓷产品的需求等议题,进行深入了探讨交流。 


2.jpg


此外,本次论坛同时安排了中国陶瓷行业国家用瓷指定生产企业就国家用瓷设计理念、文化传承及创新、工艺技术特点及发展趋势等进行了主题演讲发言。 


3.jpg

原江苏省副省长、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全林致辞


原江苏省副省长、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全林在开幕式致辞中说,陶瓷不仅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也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江苏是我国陶瓷文化的重要组成和重点陶瓷产区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江苏陶瓷行业因地制宜,积极创新,加快发展,宜兴紫砂艺术得到进一步弘扬,高淳陶瓷异军突起。特别是高淳陶瓷在缺乏产业基础和产区配套的条件下,开拓创新,克难奋进,从一个山区小厂发展成为我国陶瓷行业的知名品牌和国家用瓷的重点企业,为江苏陶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4.jpg

江苏高淳陶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孔德双致辞


作为本次论坛的东道主、江苏高淳陶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孔德双在开幕式上致欢迎辞时表示,与会代表从全国各地,不辞旅途辛劳,齐聚国瓷小镇,参加国瓷论坛活动,聚焦国瓷品牌培育,共谋陶瓷产业发展,是对高淳陶瓷最亲切的关怀和最真诚的支持。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高淳陶瓷创业60周年。60年来,高淳陶瓷历练风雨,经历了三个艰难而不平凡的发展阶段。”孔德双在致辞时向与会者介绍。


据孔德双介绍,1958年第一代高陶人在固城湖畔、秀山之麓,利用当地陶土生产日用粗陶,开始了创业旅程,但由于工艺落后、体制影响,两度停产转产,到1978年高淳陶瓷还是个产值不足百万元的山区小厂。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劲吹神州大地,也催生了高陶人的创业激情,他们利用本地焦宝石资源,成功开发出适应现代生活方式的陶瓷新品——炻器,打入了国际市场。通过三次技术改造,引进国际先进技术装备,不断提高产品档次,出口创汇快速增长,企业综合经济效益连续10多年列行业之首。并于2003年成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核准制条件下我国日用陶瓷行业第一家上市的公司。 


5.jpg


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宏观环境的剧变和制造业成本的大增,暴露了高淳陶瓷单一依赖外贸出口、主要依靠低成本竞争的不足,企业效益持续下滑,经营困难不断加剧。面对挑战,高陶人大力转变企业发展方式,以产品创新、市场创新推动了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提升,初步实现了市场结构从单纯依赖外贸出口,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拓展,产品结构从单一的炻器产品,向骨质瓷、炻器、高技术陶瓷的系列化发展,企业核心竞争力从主要依靠低成本竞争,向主要依靠科技创新、文化创意和品牌影响力的提升。孔德双介绍说。


据了解,首届中国国瓷发展论坛选择在高淳举办,与高淳陶瓷杰出的发展成就和在陶瓷界的突出地位不无关系。


2014年,高淳陶瓷独家承制了北京APEC峰会招待晚宴用瓷,“盛世如意”珐琅彩国宴用瓷耀眼全球。之后连续为上海亚信峰会、南京青奥会、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接风晚宴及北京钓鱼台国宾馆等设计制作精美绝伦、风格各异的国宴餐瓷。 


6.jpg


2017年5月15日,高淳陶瓷独家承制的“丝路国宴”国宴餐瓷在北京雁栖湖“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领导人午餐宴会再次惊艳世界。高淳陶瓷已成为二十一世纪国宴餐瓷的缔造者,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陶瓷品牌。


近年来,高淳陶瓷又依托当代国瓷的文化内涵和国际影响力,发挥地处秀山之麓、固城湖滨的山水生态优势,大力打造占地1.08平方公里的“国瓷小镇”,这是江苏省、南京市首批创建的特色小镇,被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授予“中国国瓷小镇”区域特色荣誉称号。


目前,“国瓷小镇”已聚集国际著名陶瓷设计师、陶艺家20多位,与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共建了中国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基地,与江苏省文联共建了江苏省文艺家创作基地。未来三年“国瓷小镇”将融陶瓷产业、创意产业、文化体验、休闲旅游产业于一体,打造中国当代陶瓷创意之都和高技术陶瓷研发基地。 


7.jpg


我国陶瓷制造历史悠久,造就了华夏灿烂文明的传奇。王朝更迭,中国陶瓷始终站在世界顶端,成为中华民族最独特、最闪耀的符号。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陶瓷人自强不息、奋斗不已,使中国陶瓷占有全球三分之二的出口市场,恢复了中国作为陶瓷大国的地位。


主办方表示,举办本届国瓷发展论坛,旨在加强国瓷生产企业之间的经验交流,促进我国陶瓷行业的转型升级,推动中国从陶瓷大国向陶瓷强国的迈进。


上一篇:
下一篇:

陶瓷之都

更多

  • 陶瓷之都--江西省景德镇市 景德镇市位于江西东北部,总面积5256平方公里,总人口156.5万,景德镇制瓷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拘谨已有1800多年历史。在汉代,景德镇经历了制陶和原始瓷器或早期瓷器的阶段。到了唐代,景德镇的制瓷也有了很大的发展,瓷器已进贡给朝廷。五代时景德镇的制瓷业已具有相当的规模,产品主要有青瓷和白瓷,瓷器的质量接近或达到了现代瓷的标准,为景德镇瓷业在宋代的繁荣和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宋代景德镇瓷器经过广州泉州量大商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通达海外大小五十多个国家。明清后御窑厂的设立,民窑的开放发展,使景德镇成为一座完整的手工业城市和中国陶瓷艺术与生产中心。 新世纪以来,景德镇陶瓷产业发展迅猛。2010年景德镇陶瓷工业实现总产值160亿元,陶瓷出口突破3亿美元。全市规模以上的企业112家,陶瓷生产、销售及辅助配套的从业人员10万余人。目前,景德镇陶瓷产品涉及艺术瓷、日用瓷、建筑卫生陶瓷、技术陶瓷等各个领域。景德镇市陶瓷产品涉及艺术瓷、日用瓷、建筑卫生陶瓷、技术陶瓷等各个领域。景德镇市陶瓷人才济济,仅“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就有60位;同事还拥有一大批陶瓷专家教授、省级大师和数千名高中级工艺美术师。在新的历史时期,景德镇市特别重视文化创意产业。2010年,景德镇市陶瓷文化创业产业就业人数达5万人,陶瓷文化创意产值达62亿。陶瓷文化创业产业已成为景德镇市最具有潜力的连续产业之一。 【详情】

陶瓷名城

更多

  • 重大喜讯!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为“中国耐火材料之都·新密”授牌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为“中国耐火材料之都·新密”授牌 4月8日,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五届四次、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八届四次理事会在四川省广元市召开,会上我市被授予“中国耐火材料之都·新密”荣誉称号,我市优秀企业郑州磊展科技造纸机械有限公司申报的“年产50万吨再生纤维全套设备”项目荣获2023年度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据了解,我市现有耐火材料企业305家,年产能900多万吨,年产量约占全国的20%、河南省的40%,产品涵盖钢铁、水泥、玻璃、有色金属冶炼、陶瓷、电力、石化、新能源等多个领域,是全球耐材产品最为完备的生产基地。 新密市耐火材料 目前我市拥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1家、科技型企业161家;国家级绿色工厂8家、省级绿色工厂7家;国家5G智慧工厂试点1个、省级智能工厂(车间)10家;中国驰名商标2个、郑州市市长质量奖1家、各级研发中心120余家。先后被命名为“国家耐火材料产业基地”“河南省耐火材料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河南省耐火材料出口基地”等。 【详情】

扫码关注公众号

行业服务部:010-63305033  培训部:010-63305398  科技信息部:010-63305626  展览部:010-6330575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外大街168号朗琴国际B座1019室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554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