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网站

返回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010-63305665

综合部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千年越窑,传承经典——千峰越瓷品鉴暨新闻发布会在京成功召开

发表于:2018-08-25

8月19日,浙江楠宋瓷业有限公司举办的千峰越瓷品鉴暨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张崇和,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名誉会长杨志海,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理事长杜同和,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副区长曾宏,清华美院老教授、国宝级陶瓷大师张守智,浙江楠宋瓷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建平,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副理事长董博,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王建中,钓鱼台国宾馆管理局副局长刘婷婷等领导出席本次活动。


1.jpg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理事长杜同和致辞


2.jpg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副区长曾宏致辞


3.jpg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陶瓷工业协会顾问、著名陶瓷艺术设计家张守智发言


4.jpg

浙江楠宋瓷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建平发表讲话


近年来,我国的日用陶瓷企业承担了一系列国家用瓷、国家礼品用瓷的设计和生产工作,通过这些活动,大大提高了我国日用陶瓷在造型、花面等方面的设计能力和水平,提高了生产工艺和技术,大力弘扬了几千年来我国的陶瓷传统文化,让全世界又重新认识了中国陶瓷。为促进中国陶瓷的进一步发展,中国日用陶瓷行业代表性企业浙江楠宋瓷业有限公司举办了此次活动。


5.jpg

浙江楠宋瓷业有限公司向钓鱼台国宾馆赠送G20杭州峰会宴会用瓷0866号《繁华盛世》限量版瓷器


浙江是我国乃至世界瓷器的发源地,也是我国南方青瓷产地代表。东汉晚期,浙江越窑青瓷的烧制成功标志着中国从陶向瓷发展的一个飞跃,之后达到古代青瓷最高境界,后世至今无法超越的南宋官窑、龙泉青瓷都让浙江在千百年前就成为了中国陶瓷主产地之一,曾经的鹤立鸡群,却渐渐堙没于岁月的长河,不禁令人唏嘘。


近年来,位于浙江杭州的浙江楠宋瓷业有限公司声名鹊起,建厂初始的高端定位和专注细节的匠心精神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的可能。机会总是青睐有所准备的人,深耕十余载,厚积薄发,2016年,该公司独家承制了G20杭州峰会宴会瓷器,这次峰会是近年来我国最重大的主场外交,浙江楠宋瓷业有限公司出品的“西湖韵”、“国色天香”、“繁华盛世”三套瓷器全部入选,分别用于欢迎晚宴、主会场宴会和中法双边会谈宴会,三套瓷器充分体现了西湖元素、江南韵味、浙江特色、大国风度、世界大同,给各国首脑留下了深刻印象,三套瓷器均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6.jpg

10.jpg

“西湖韵”以西湖文化为背景,花面把西湖十景贯穿在整套瓷器中,包括断桥、苏堤、白堤、三潭印月、保俶塔等等,用淡彩国画的表现手法,表现西湖烟雨朦胧、诗情画意的景致,尽现江南山水醉人之美。


8.jpg

“国色天香”以牡丹为元素,画法采用了中国传统的青花牡丹画法——米粒画法,间接生动地勾勒出具有中国国花之称的牡丹花。普通花色彰显画法精致, 金色线条与深蓝的色块凸显着庄重的色彩。蓝是江南文化品质的本色,也是地球上较大面积的颜色,海阔天空,象征着生生不息,用青花方式与蓝结合,简单大气衬出中国气派。


7.jpg

9.jpg

“繁华盛世”瓷面雍容华贵、色彩 绚烂。边缘处为金色长城花纹,长城是中国的标志,进到长城以内就是进入中国。青底之上是所有参会国的国花,比如俄罗斯的向日葵、法国的玫瑰、意大利的小雏菊、韩国的木槿花、美国的鸢尾花等等,是‘世界大同’的表示。


不仅如此,浙江楠宋瓷业有限公司设计制作的“海南风光”和“青岛之光”宴会瓷器也分别在2018年海南博鳌亚洲论坛欢迎午宴和2018 青岛上合组织峰会主会议晚宴上精彩亮相,得到了各国嘉宾的一致好评。以浙江楠宋瓷业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中国陶瓷企业正以全新的姿态走向世界。


通过这次品鉴会,各方加强了思想交流,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人民大会堂等相关领导肯定了楠宋的工匠精神,并希望以浙江楠宋瓷业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中国陶瓷企业加强使命感,为实现中国陶瓷复兴而奋斗。此外,清华美院老教授、国宝级陶瓷大师张守智充分肯定了浙江楠宋瓷业有限公司的行业领军地位,在短短的时间内设计制作出五套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宴会瓷器相当难得,展示了企业的能力,实业报国的精神和回报社会的情怀。浙江楠宋瓷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建平感谢了各位领导的肯定,并表示深感压力重大,将继续担当高端日用陶瓷生产使者,传承古越窑经典,继续深入学习,为中国陶瓷更加绚烂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上一篇:
下一篇:

协会活动

更多

  •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关于征集《健康陶瓷性能评价规范 第1部分 日用陶瓷》等3项团体标准起草单位的函 各有关单位: 由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轻工业标准化研究所、佳合(浙江)检验检测有限公司共同提出的《健康陶瓷性能评价规范 第1部分 日用陶瓷》等3项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团体标准项目编制工作已正式启动。现面向陶瓷行业企业及科研院所公开征集标准起草单位。 一、起草单位和起草人资格条件 1.起草单位应为行业内依法经营、近三年内无违规违法、失信行为、业绩突出,且具有影响力的生产、销售、科研等单位,为标准的编写提供必要的资源、资金和技术支持,共享本单位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 2.起草人应熟悉本行业领域,具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能根据组委会的安排参与标准起草的各项工作,在标准研讨中发表独立意见。 二、名额限制 根据报名情况,每项团体标准拟选取参与起草单位不多于30家。 三、参与要求 拟参与团体标准起草的单位需填写申报表,经所在单位盖章后,于2025年6月30日前送达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科技与信息部。 四、联系方式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科技与信息部 联 系 人:白永乐 联系电话:18310783580 邮箱:baiyongle@ccianet.cn 附 件:团体标准参编起草单位申请表.doc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 2025年04月08日 【详情】

竞赛培训

更多

  • 关于开展2025年度陶瓷行业职业能力评价基地遴选工作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相关指示要求,完善陶瓷行业职业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加强陶瓷行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形成适应陶瓷行业发展需要的技能人才评价机制,激励引导技能人才成长成才。自2021年起,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在中国轻工联的指导下,在全社会开展行业自主职业能力评价工作。工作开展4年以来评价范围逐步拓展,评价体系日臻完善,在业内积累了良好的口碑。为进一步适应行业的新发展、新变化,更能够代表行业先进水平,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决定即日起面向社会开展陶瓷行业职业能力评价基地遴选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条件 1. 单位资质: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职业院校、培训机构等,在相关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良好的社会信誉。 2. 设施设备:具备与开展陶瓷行业职业能力评价工作相适应的场地、设施、设备和仪器,能够满足理论教学、实操培训和考核评价的需要。 3. 师资团队: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专兼职师资队伍,其中具备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或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占一定比例,能够承担职业能力评价的教学和指导工作。 4. 管理体系:建立健全规范的职业能力评价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包括报名、培训、考核、评价、证书颁发等环节,确保评价工作的科学、公正、规范开展。 5. 质量保障:具有完善的质量保障机制,能够对职业能力评价工作进行有效监督和管理,保证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无违规违纪行为记录 6. 资金保障:需建立多渠道资金筹措机制,保障基地建设、日常运营及维护的资金充足。资金来源除政府财政拨款外,还应积极吸纳企业投资、社会捐赠、培训收入等。 评价基地具体基础标准详见附件1。 二、申报职业(工种)范围 本次征集面向陶瓷行业及其相关领域各职业(工种),重点围绕但不限于以下职业(工种):陶瓷装饰工、陶瓷产品设计师、陶瓷工艺师、陶瓷烧成工、陶瓷原料准备工、陶瓷工艺品制作师、陶瓷成型施釉工、工艺美术品设计师、工艺品雕刻工、民间工艺品制作工、装饰装修工(镶贴工、美缝师、陶瓷饰面装饰工等)、互联网营销师等。 三、申报材料 1. 申请表:填写《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职业能力评价基地申请表》(附件2),详细说明申报单位的基本情况、师资力量、设施设备、可行性分析等内容; 2. 证明材料:提供申报单位的法人证书、营业执照、相关资质证书、师资队伍证明材料(如教师职称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工作简历等)、场地设施设备照片或租赁合同、管理制度文件等相关证明材料的复印件,并加盖单位公章。 四、申报流程 1. 提交申请:申报单位请于2025年4月20日前将申报材料(纸质版一式二份,电子版一份)报送至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培训部。 纸质版材料需装订成册,邮寄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外大街168号朗琴国际B座1019室。 电子版材料发送至指定邮箱xiaoyanna@ccianet.cn,邮件主题请注明“陶瓷行业职业能力评价基地申报 - [申报单位名称]”。 2. 资格审核: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将对申报材料进行资格审核,审核通过的单位根据情况将进入实地考察环节。 3. 实地考察:组织专家对通过资格审核的申报单位进行实地考察,了解申报单位的实际情况,评估其是否具备开展职业能力评价工作的条件和能力。 4. 发布公告:将通过实地考察和综合评审确定的试运行基地入选名单在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网站进行正式发文公告,并颁发“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职业能力评价基地”牌匾。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肖艳娜、刘一泽 联系电话:18910262605、15911180228 电子邮箱:xiaoyanna@ccianet.cn 附件:1.附件1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职业能力评价基地基础标准.docx 2.附件2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职业能力评价基地申请表.docx 3.附件3职业能力评价证书样本.docx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 2025年3月14日 【详情】

扫码关注公众号

行业服务部:010-63305033  培训部:010-63305398  科技信息部:010-63305626  展览部:010-6330575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外大街168号朗琴国际B座1019室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554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