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网站

返回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010-63305665

综合部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浅析中国建筑陶瓷行业未来30年突破口

发表于:2018-03-15

我国现代建筑陶瓷真正起源于1983年佛陶集团从意大利引进第一条全自动化墙地砖生产线,自此,陶瓷企业如雨后春笋,并相继形成多个产区。30多年来,行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小规格瓷砖到陶瓷大板、从抛光砖到抛釉砖、从厚砖到薄砖、从亮光到哑光、从仿古到现代……成绩巨大,但短板亦很明显。

10多年前,已故行业泰斗陈帆教授提出“前30年做砖,后30年做板”的论断,时至今日,陶瓷薄板、大板已成为行业新的潮流。但是,无论是第一片彩釉砖还是第一片陶瓷板,都是国外企业最先生产出来的。未来10年、30年,全球建陶行业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当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之后,中国企业能否掌握全球市场的话语权,引领行业发展的潮流?从现在往后看,行业有没有尝试一些国外企业没有,而最终能够引领全球市场的全新技术和产品?

30年来,企业、市场、消费者大多以洋品牌为荣,但是,宝洁、丰田、奔驰等诸多世界级巨头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初,却无一例外地费尽心机打造一个纯中国化的品牌。目前,建陶行业的几大龙头品牌,包括马可波罗、蒙娜丽莎、诺贝尔、欧神诺等,其品牌均具有浓郁的欧洲特质,而且长期以来大家都很自豪于这样一个国际化的品牌,可以中西方市场通吃。

但是,未来10年、30年,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复兴,中国文化、中国元素会更受全球消费者的喜爱。目前,全球各国都掀起中国热,就连特郎普的外孙女都在学习中文。如果说前30年品牌是越洋越好,那么后30年却未必如此,而很有可能是越中国化越好。

企业怎么样讲好中国故事,在原有的品牌当中植入中国文化,这是值得许多企业思考的一个战略问题。比如蒙娜丽莎、马可波罗生产的瓷艺画产品,许多都是根据中国传统文化挖掘、开发的,非常精美、非常有创意,也很受全球消费者的的喜爱,但是你走出去告诉人家,这是“马可波罗”出品、“蒙娜丽莎”出品,这就有点尴尬了,消费者脑海中会打架的。如想成为全球一流的品牌,就必须把这个故事讲深讲透,让中国文化、中国元素与品牌形象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中国建陶业大发展的30年,也是中国房地产大发展的30年,许多企业伴随着房地产的崛起赚得盆满钵满。但是,时至今日,房地产市场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事实上,社会结构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不住在家里,或者说住在家里的时间越来越短。小孩从上小学开始,许多就已经住校,全国每年高考招生近800万,住校4年就是3000多万,白领到城市工作,大部分租住公寓、租赁房,即便是农民工外出打工,也住在工厂的宿舍楼和邻近的出租房里,老了,则去养老院。社会越发展、流动性越大、住在家里的时间越少。

而我们建陶行业,多年来的目标,依然紧盯着家居市场,无论是工程、零售还是其它渠道,都很少关注到家装以外的特定市场。难道学生就不能住得更舒适、更个性一些?难道工厂的宿舍楼就不能更美观、更结实一点?有多少企业为这些特殊的渠道、特定的场景从产品的设计、生产、应用进行过专门的优化升级?

2018年的年会,几家龙头企业纷纷亮出百亿目标,相信未来行业集中度会越来越高,一定会有百亿、数百亿的行业大鳄出现。可能有人会说,建陶行业的时装化属性,决定了消费市场的多样性,肯定会有大量个性化的中小企业存在。

反过来想一想,欧洲有多大的产量、有多少家企业?为什么人家区区几个亿的产量就能满足市场多样性、高端化的需求?实际上许多花色都是伪多样、伪创新,是根本不需要的。

30多年来,企业新品层出不穷,品类、品种、花色不断创新,但许多是没有原创性的复制品。随着陶瓷大板、喷墨技术的日渐成熟,行业自动化、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企业完全可以根据消费者不同的需求进行个性化订制,而并不需要数量众多、效率低下、粗制滥造的所谓个性化中小企业。

我们常常希望有更多的产品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让消费者选择,事实上,消费者根本就不专业,他不具备厂商对产品功能和消费美学专业的鉴赏能力。不要老是想着去迎合市场,而是要想着怎么样去引领市场。全球市值较大的是苹果公司,产品最少的也是苹果公司。建陶行业必须在产品开发上做减法,采取单品爆款的市场法则,以最美的产品、最好的体验去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建陶行业的发展,对土地资源的消耗非常大,随着经济结构的优化,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对动辄占用几百上千亩的陶瓷企业另眼相看。土地的集约化利用、生产线上楼是未来中国制造发展的必然趋势。陶瓷生产线能不能采取立体式的厂房?这需要整个行业思考与突破。

目前,企业的品牌中心、研发中心,基本上都设在工厂总部,或在相对集中的陶瓷总部,品牌中心那么好的产品,有几个人来看?研发中心设在工厂,怎么能吸引来高端人才?因此,一家企业如果想要成为国际化的品牌,就要考虑将其品牌中心、设计中心、研发中心搬迁至一二线城市的CBD,只有这样,才能面向全球整合更多高端资源,推动企业跨越式发展。

(来源:陶瓷熔块网
上一篇:
下一篇:

协会活动

更多

  •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关于征集《健康陶瓷性能评价规范 第1部分 日用陶瓷》等3项团体标准起草单位的函 各有关单位: 由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轻工业标准化研究所、佳合(浙江)检验检测有限公司共同提出的《健康陶瓷性能评价规范 第1部分 日用陶瓷》等3项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团体标准项目编制工作已正式启动。现面向陶瓷行业企业及科研院所公开征集标准起草单位。 一、起草单位和起草人资格条件 1.起草单位应为行业内依法经营、近三年内无违规违法、失信行为、业绩突出,且具有影响力的生产、销售、科研等单位,为标准的编写提供必要的资源、资金和技术支持,共享本单位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 2.起草人应熟悉本行业领域,具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能根据组委会的安排参与标准起草的各项工作,在标准研讨中发表独立意见。 二、名额限制 根据报名情况,每项团体标准拟选取参与起草单位不多于30家。 三、参与要求 拟参与团体标准起草的单位需填写申报表,经所在单位盖章后,于2025年6月30日前送达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科技与信息部。 四、联系方式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科技与信息部 联 系 人:白永乐 联系电话:18310783580 邮箱:baiyongle@ccianet.cn 附 件:团体标准参编起草单位申请表.doc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 2025年04月08日 【详情】

竞赛培训

更多

  • 关于开展2025年度陶瓷行业职业能力评价基地遴选工作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相关指示要求,完善陶瓷行业职业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加强陶瓷行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形成适应陶瓷行业发展需要的技能人才评价机制,激励引导技能人才成长成才。自2021年起,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在中国轻工联的指导下,在全社会开展行业自主职业能力评价工作。工作开展4年以来评价范围逐步拓展,评价体系日臻完善,在业内积累了良好的口碑。为进一步适应行业的新发展、新变化,更能够代表行业先进水平,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决定即日起面向社会开展陶瓷行业职业能力评价基地遴选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条件 1. 单位资质: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职业院校、培训机构等,在相关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良好的社会信誉。 2. 设施设备:具备与开展陶瓷行业职业能力评价工作相适应的场地、设施、设备和仪器,能够满足理论教学、实操培训和考核评价的需要。 3. 师资团队: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专兼职师资队伍,其中具备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或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占一定比例,能够承担职业能力评价的教学和指导工作。 4. 管理体系:建立健全规范的职业能力评价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包括报名、培训、考核、评价、证书颁发等环节,确保评价工作的科学、公正、规范开展。 5. 质量保障:具有完善的质量保障机制,能够对职业能力评价工作进行有效监督和管理,保证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无违规违纪行为记录 6. 资金保障:需建立多渠道资金筹措机制,保障基地建设、日常运营及维护的资金充足。资金来源除政府财政拨款外,还应积极吸纳企业投资、社会捐赠、培训收入等。 评价基地具体基础标准详见附件1。 二、申报职业(工种)范围 本次征集面向陶瓷行业及其相关领域各职业(工种),重点围绕但不限于以下职业(工种):陶瓷装饰工、陶瓷产品设计师、陶瓷工艺师、陶瓷烧成工、陶瓷原料准备工、陶瓷工艺品制作师、陶瓷成型施釉工、工艺美术品设计师、工艺品雕刻工、民间工艺品制作工、装饰装修工(镶贴工、美缝师、陶瓷饰面装饰工等)、互联网营销师等。 三、申报材料 1. 申请表:填写《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职业能力评价基地申请表》(附件2),详细说明申报单位的基本情况、师资力量、设施设备、可行性分析等内容; 2. 证明材料:提供申报单位的法人证书、营业执照、相关资质证书、师资队伍证明材料(如教师职称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工作简历等)、场地设施设备照片或租赁合同、管理制度文件等相关证明材料的复印件,并加盖单位公章。 四、申报流程 1. 提交申请:申报单位请于2025年4月20日前将申报材料(纸质版一式二份,电子版一份)报送至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培训部。 纸质版材料需装订成册,邮寄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外大街168号朗琴国际B座1019室。 电子版材料发送至指定邮箱xiaoyanna@ccianet.cn,邮件主题请注明“陶瓷行业职业能力评价基地申报 - [申报单位名称]”。 2. 资格审核: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将对申报材料进行资格审核,审核通过的单位根据情况将进入实地考察环节。 3. 实地考察:组织专家对通过资格审核的申报单位进行实地考察,了解申报单位的实际情况,评估其是否具备开展职业能力评价工作的条件和能力。 4. 发布公告:将通过实地考察和综合评审确定的试运行基地入选名单在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网站进行正式发文公告,并颁发“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职业能力评价基地”牌匾。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肖艳娜、刘一泽 联系电话:18910262605、15911180228 电子邮箱:xiaoyanna@ccianet.cn 附件:1.附件1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职业能力评价基地基础标准.docx 2.附件2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职业能力评价基地申请表.docx 3.附件3职业能力评价证书样本.docx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 2025年3月14日 【详情】

扫码关注公众号

行业服务部:010-63305033  培训部:010-63305398  科技信息部:010-63305626  展览部:010-6330575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外大街168号朗琴国际B座1019室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554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