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网站

返回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010-63305665

综合部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聚焦

协会工作二十年 服务行业乐陶陶

发表于:2022-07-01

协会工作二十年  服务行业乐陶陶

史俊棠

 

2002年6月底,在陶业界人士的热切期盼下,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成立挂牌,我有幸担任会长,这一路走来,竟长达四届20年。2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瞬间,但真要一天天走过来,倒也确实不短,回首来时路,慨叹多征尘,在陶协成立二十周年的重要节点时刻,我禁不住感慨万千,思绪绵绵。

一、历史机遇、千载难得

上世纪九十年代起,随着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原本国有的大型企业江苏省宜兴陶瓷公司及所属的几十家工厂,不同程度地遇到了继续发展的困难,用改革的手段来逐一解决这些历史性的问题,是不二的选择。因此,长期履行行政管理职能的陶瓷公司,最后不得不面临现实而松绑了所有企业,有的破产重组、有的转制、有的化大为小找人承包,长期带有国有企业光环和套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难以摆脱桎梏的国有集体陶瓷企业,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他们克服阵痛,在市场中寻找新的定位。另一方面,沐浴在改革开放春风里的乡村陶瓷企业、合作合资的陶瓷企业、民营私营的陶瓷企业,却发展得顺风顺水,一路高歌。在这样的陶瓷业态情况下,如何加强行业管理,成立行业协会摆上了议事日程。在陶瓷业界市、镇人大两级代表和市政协委员的多年呼吁下,市委、市政府决定成立陶瓷行业协会,于是,这一行业责任历史性地落到了我们的头上,也给予我这个会长寄予了厚望,我暗下决心,一定紧紧依靠全体会员,团结秘书处一班人员,不负使命、不负重任地开启了20年协会工作的征程。

二、行业平台、又高又大 

感谢宜兴的先民们,捏泥为器,烧器成陶。7300多年的制陶史,脉络延绵、传承有序,且门类齐全、品种繁多,使地处苏浙皖三省交界、太湖西岸的宜兴享有了陶都的美誉。新中国成立后创办的一家家陶瓷企业,为传承发展宜兴陶瓷打下了较好基础,包括产品开发、技术积累、人才培养、市场拓展等各个方面。陶瓷在八十年代前一直是宜兴工业的重要产业,利税大户,尤其是丁蜀镇的支柱产业,民生所系。所以,宜兴陶瓷行业是个大平台,一个陶瓷传承发展脉络清晰、陶瓷文化底蕴深厚的平台,行业协会的成立,这些都是可以享用不尽的优质资源,因此,我们紧紧围绕陶瓷经济、陶瓷文化来开展工作,以陶瓷经济的发展,来带动陶瓷文化的繁荣,以陶瓷文化的繁荣,来促进陶瓷经济的发展。20年来,这一指导思想始终不变,无论是陶瓷经济的发展,还是陶瓷文化的繁荣,都呈现了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宜兴陶瓷,依然是个业态优良的行业。

三、陶瓷企业、自强不息

协会成立的初期,全行业有800多家陶瓷企业,截止目前,已有法人陶瓷企业1248家,这还不包括近万个家庭作坊,至2021年,年销售亿元以上的陶瓷企业已有31家,5000万至亿元的20家,3000万至5000万的企业19家,整个陶瓷企业经济总量由2002年的34亿元上升到2021年的171亿元(万个家庭作坊的紫砂生产经营部分不在统计之内),而且规模企业逐年的应税销售始终占整个行业的57%以上。因此,就宜兴的陶瓷来说,确实是骨干规模企业在挑重担,这些企业中尤以工业陶瓷为主,在20年来的发展道路上,他们面临着生产扩能、技术改造、人才培养、新品开发、外抓市场、内抓管理的企业使命,更有上交利税、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依法用工等社会责任。所以20年来,我非常敬佩陶瓷骨干企业的百折不挠,非常感谢他们对协会工作的支持,有这样一批宜兴的优秀陶瓷企业家路济民、冯家迪、葛伯初、王美兰、邱永斌、裴小罗、孙炳华、谈志坚等同志,他们坚守陶瓷,几十年如一日,他们忍辱负重,守望相助。他们,是宜兴陶瓷产业的脊梁。

四、陶艺繁荣、人才兴旺

进入新时期以来,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宜兴陶艺的五朵金花中的紫砂、均陶、青瓷、彩陶不同程度地释放了传承发展的巨大能量。尤其是宜兴紫砂,随着茶文化的悄然兴起到燎原之势,带来了广阔的市场,市场促进生产,生产吸引人才。一时间,各种要素向宜兴紫砂集结,使宜兴紫砂的传承发展超乎了人们的想象。紫砂已成为丁蜀地区的富民产业,紫砂文化,已成为陶都宜兴不可替代的城市名片,随之也带动了均陶堆花工艺、青瓷艺术、彩陶艺术的创新发展、艺术陶瓷的繁荣,又极大地调动了生产的积极性。截止2021年,享有各级各类技术职称的陶艺人员总数达6440人,其中高级职称的有783人(正高256人,高级527人),中级职称的有1303人,初级职称的有4324人(助理工艺师3426人,技术员898人),正是这支庞大的技艺队伍,为宜兴陶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正是有了像徐汉棠、李昌鸿、徐秀棠、吕尧臣、谭泉海、汪寅仙、周桂珍、曹婉芬、何道洪、顾绍培、毛国强、鲍志强、曹亚麟、李守才、邱玉林、徐安碧、吴鸣、季益顺、范永良、陈国良、张红华、陈建平、储集泉、吕俊杰等这样20多位国家级大师以及100多名省级大师、省级名人的领军作用,使以紫砂为代表的宜兴陶瓷艺术独领风骚于国内外市场,陶艺陶文化的繁荣兴旺,陶艺人才的不断壮大,也让行业协会有了更多的活动内容,有了为会员更多的服务机会。

五、党政重视、领导关心

成立陶瓷行业协会,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到会祝贺协会成立。因此协会的工作,一开始就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关心与支持,在之后的陶瓷经济如何发展,陶瓷文化如何弘扬,陶艺人才队伍怎么培育,市委、市政府十分尊重协会的建议与意见。2009—2013年,“陶都风——宜兴陶瓷艺术展”分别在北京、上海、深圳、无锡、台北、香港隆重展出,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参加每次的开幕式。特别是中断了15年的宜兴陶瓷文化艺术节,市委市政府在听取多方意见后,决定恢复举办,并改名为“中国宜兴国际陶瓷文化艺术节”,2013、2015、2017、2019连续四届,“中国陶都 陶醉中国”,每届主题突出,陶艺搭台,经济唱戏,文化氛围浓厚,陶艺人欢欣鼓舞,国际化程度一届比一届提高,为巩固陶都地位和提升宜兴城市的美誉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市委市政府历来对陶瓷行业的发展十分重视。市政府出台了《宜兴陶瓷产业发展意见》。无锡市人大常委会制订了《宜兴紫砂保护条例》。2019年11月15日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宜兴紫砂高质量发展大会。在陶艺界享有全国、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30多人,全国、省、市劳模、“三八”红旗手、“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等有10多人,这些厚爱和关心,有力地支持了陶瓷行业的繁荣发展。协会为贴近行业服务,省、市陶协的秘书处设在丁蜀镇,20年来的协会工作、协会的建设,同样得到了丁蜀镇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

六、服务宗旨、牢记在心

协会刚成立时,秘书处就我和鲍建生、王明康、马东郢、蒋尧基、王杏生、李勇平等几位同志。一张报纸《陶都通讯》按月出报,两份内刊杂志《江苏陶艺》《宜兴紫砂》按季出刊。后来由于工作量的增加而逐步添人,包括今年已82岁的崔听槐同志,已故张志泉同志,还有蒋新达、冯建中、程辉、郑春和、杨慧玲、吴卫莉、程同德、史昶、朱耀华、黄拥军、王正祥等同志。协会秘书处担负着省、市陶协的许多服务性工作,尤其是对宜兴陶瓷文史资料的搜集、整理,先后出版了《宜兴陶瓷史》《宜兴紫砂陶》《宜兴均陶》《宜兴青瓷》《宜兴彩陶》《宜兴美陶》《宜兴工业陶》《紫砂研究》1—5辑,各种陶艺陶文化画册更是不计其数。大家牢记服务、代表、协调、自律的协会宗旨,仅有一点有限的津贴,天天上班,从无怨言。我深知,社团是靠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靠服务和质量换取自己的生存条件。根据行业特点,为了精准服务,先后设立了花盆、原料、均陶、紫砂、青瓷、陶刻、雕塑、工业陶、建筑陶、古陶瓷、女陶艺家、青年陶艺家等12个分会,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在宜兴设立了紫砂专业委员会,省陶协则设立了陶瓷艺术专业委员会,中国艺术研究院成立了紫砂研究院,江南大学也在去年成立了中国紫砂设计研究院,陶都中专设立了顾景舟紫砂艺术学院,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也将成立陶都紫砂学院,市总商会在陶协挂牌了宜兴陶瓷商会,使协会的服务工作越来越细,越来越精准。而义务服务于分会的许多同志,像史小明、蒋琰滨、葛海军、张荣法、周占群、蒋雍君、范泽锋、徐曲、顾涛、王潇笠等同志,为分会的工作付出了很多。协会以团体会员的身份加入了国际陶艺学会,先后和欧洲陶艺学会、英国陶艺协会、日本常滑陶瓷商业协会、韩国陶瓷文化协会签约为友好协会。国内与昆明茶叶协会、汇加集团等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为会员的服务拓展了门路。协会于2013年10月30日成立党支部,使党建工作、党员活动正常开展。2017年第四次换届工作时,设立了监事会,有周泉荣同志任监事长。正是这些顺应行业发展,加强协会自身建设,贴近会员需求的服务,不断增强了协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在全国陶瓷行业各级地方协会中,有一个较好的评价,前来参观学习交流的全国各地陶瓷业同行每年都有。

七、陶业滋养我、我不负陶业

十分感谢多年来陪伴我服务于协会工作的同志们,我个人的作用毕竟有限,也正是协会秘书处一班人,团结和谐,牢记宗旨,忘我工作,无我利益的境界,满满的正能量,谱写了一曲曲硕果华章。

我出生于陶乡,虽父辈世代务农,但母亲却是地地道道的“窑场上人”(指吃陶瓷饭),我的外祖母、几位姨娘姨夫、姑妈姑夫也都是陶瓷工人,所以说陶业滋养了我一点不为过。尤其是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参与创办紫砂工艺二厂,九十年代初,创办中外合资金帆陶瓷企业,1989年至2002年到陶协工作,我几乎置身于陶业之中。40多年来,无论工作岗位怎么变动,我一直为陶都唱赞歌,陶协成立后,我更有责任为陶业鼓与呼,并且利用业余时间先后出版了个人专著《永远的陶都》《唱响陶都》《守望陶都》三本集子,以及围绕宜兴陶业传承创新、高质量发展的大量建议、政协提案,陶业滋养了我,我没有辜负陶业。20年的陶协工作,丰富多彩的服务内容伴随着我漫长的日程,有欢乐也有烦恼、有成就也有不足、有经验也有教训。总之,随着岁月的流逝一切都已成为过去,它是我人生中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会倍加珍惜,且作为永久的美好回忆。

时代大潮澎湃向前,人类社会的所有活动,都是一代代人在努力奋斗。宜兴市陶协将把服务行业的宗旨牢记在心,为这个行业的发展继续贡献智慧和力量。只要生活在,陶瓷永伴随。我非常高兴,也乐见宜兴陶瓷的传承发展,创新发展,繁荣发展,并永久造福社会、造福民众,成为宜兴城市名片、巩固陶都地位无可替代的光彩产业。

 

作者简介:

史俊棠,男,1950 年出生在陶都宜兴,1966 年初中毕业回乡务农,1978 年到公社工交办工作,1982 年 至1992 年在宜兴紫砂工艺二厂任副厂长、厂长兼党总支书记,期间被评为全国优秀农民企业家、江苏省乡镇企业家,省劳动模范,无锡市优秀厂长、无锡市劳动模范。1992 年至2002 担任丁蜀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宜兴市计经委副主任、市属工业局局长,期间为江苏省、宜兴市人大代表。2002 年兼任江苏省宜兴陶瓷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同年成立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并任会长至今。 为宜市政协八届委员、九届常委、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届委员。

目前兼任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副理事长、中工美学会紫砂专委会名誉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紫砂研究院名誉院长、江南大学中国紫砂设计研究院名誉院长、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名誉会长等社会职务。

上一篇:
下一篇:

协会活动

更多

  • 关于开展中国陶瓷行业企业信用等级评价工作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按照《关于推进行业协会商会诚信自律建设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及《关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和《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意见》(2025年3月21日)中要求行业主管部门和业务主管单位要推动行业协会商会加强诚信建设,指导行业协会商会依法依规开展信用评价等活动,发挥其对成员的行为导引、规则约束、权益维护等作用;推动在市场准入、行政审批、政府采购、招商引资、资质审核等公共管理领域充分使用信用报告。大力推行以专项信用报告替代有无违法违规记录的证明。鼓励在招标投标、融资授信、商业往来等市场交易活动中使用信用报告。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依据政策要求,本着“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在本行业内组织开展企业信用等级评价工作,为行业内区分良莠,奖优罚劣,为促进我国陶瓷行业发展和企业成长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使企业建立更加强大的市场地位。建立信用信息定期发布制度,合理应用信用评价结果,旨在构建行业信用体系,培育行业企业信用品牌,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评价工作原则 企业自愿申报,依据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评价。 二、受理范围 评价范围:陶瓷原辅材料、制品、设备、模具、检测仪器等陶瓷产业链上的生产及科研企业,贸易公司、专业市场、专业店等陶瓷商贸流通企业。 三、等级划分 信用等级分为三等五级,从高到底分别为AAA,AA,A,B和C,信用等级评价有效期为3年。 四、申报时间 当年4月1日至6月30日为上半年申报期;9月1日至11月31日为下半年申报期。 五、申报条件 1、依法登记注册的企业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 2、成立已满三个会计年度,近三年均有主营业务收入,企业处于持续经营状态; 3、企业近三年无失信记录。 六、评价程序 1、申报书准备 根据本通知附件或从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网站下载或向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行业服务部取得《中国陶瓷行业企业信用等级评价申报书》(以下简称《申报书》),如实、完整填写《申报书》的内容,同时按照《申报书》所列项目准备需要的各有关材料的扫描件或复印件并加盖公章。所有资料装订成册并加盖骑缝章(除《申报书》、审计报告采用纸质资料报送外,其他附件资料尽量采用电子版形式报送)。 2、报送方式 (1)须将电子版《申报书》发送到邮箱16973981@qq.com和抄送lry081@sina.com;并将一份纸质材料邮寄到中国陶瓷工业协会。 3、评价流程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行业服务部进行初审;第三方评价机构“中商信国际信用管理有限公司对通过初审的企业出具企业信用等级评价初评结果;信用等级评价工作委员会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对第三方出具的评价结果进行论证,确定企业的信用等级;信评办将评价结果在中国陶瓷工业协会(www.ccianet.cn)、中国社会信用网(www.csci.org.cn)、315企业信用结果公示网(www.ce-315.com)发布。 4、年度审核 评价结果有效期为三年。后两年进行年度审核。 5、复评 为维持信用等级的有效性和连续性,企业应在有效期终止前重新提交企业信用等级评价申请,参加复评。参评企业自愿放弃复评的,原备案信息将自动失效。 七、颁发证书和牌匾 协会将获评企业结果向社会公告,同时颁发证书和牌匾。 八、评价费用 每家参评企业向第三方信用评价公司支付信用等级评审费(含评审费、备案和公示费、牌证费、宣传费和资料费等)人民币10000元,有效期内年度审核不再收取费用,如因企业提交虚假材料而确需实地核查时,所发生的费用需企业单独支付。参评企业在提交资料的同时,将评审费一次性汇入以下账户: 开户名:中商信国际信用管理有限公司 开户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北京西城区南滨河路支行 账 号:100240004700010001 九、评价结果应用 1、协会将信用等级A级及以上作为企业资质认证、提供证明服务、品牌推选、行业评优及表彰评选等方面的准入条件之一。 2、对获得A级及以上信用等级的企业,协会优先推荐参与政府、部队、援外以及有关国家驻华商务机构和驻外商务机构的采购项目,并在信贷、检验检疫、监管、品牌评优等方面争取激励政策和措施。 3、企业备案信息及评价结果在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网官方网站、中国社会信用网及315企业信用结果公示网上公布。 4、企业信用等级结果在招投标、招商、政府投标、签约合作等领域应用。 5、企业可将评价结果用于各种合法合规的业务活动,可将信用等级标识印刷于产品包装上。 十、联系方式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行业服务部 联系人:陈茜 13811651688 刘立敏 18141911639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外大街168号朗琴国际B座1019室 中商信国际信用管理有限公司 联系人:杜峰艳 13263186285 (微信同号) 吕日月 13366095526 (微信同号) Email: lry081@sina.com 附件:中国陶瓷行业企业信用等级评价申报书(企业填报).doc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 2025年4月1日 【详情】

行业动态

更多

  • 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度中国陶瓷工业工业设计中心认定工作的通知 各陶瓷产区行业协会、工(经)信委(局)、会员企业: 为推动我国陶瓷企业工业设计中心和工业设计企业的建设,促进陶瓷工业设计产业发展,按照《中国陶瓷工业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管理办法》(试行)规定,经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理事长办公会研究决定,开展2025年度中国陶瓷工业工业设计中心认定工作,请各单位结合行业实际,组织符合条件的单位积极申报,有关通知如下: 一、申报条件 各会员企业要按照《中国陶瓷工业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管理办法》(试行)(附件1)中规定的基本条件、工作程序等要求进行申报,申报材料清单详见附件2。 二、申报时间 本年度实行集中一次申报,请各陶瓷产区行业协会、工(经)信委(局)于2025年5月31日前将推荐单位的申报材料一式两份(纸质及电子版)报送中陶协科技与信息部。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会员企业于5月31日前可直接报送至中陶协科技与信息部。 三、评价认定 中陶协将在专家评审基础上,认定2025年度中国陶瓷工业工业设计中心,并根据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的有关部署择优推荐申报中国轻工业工业设计中心。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科技与信息部 联系人:白永乐 联系电话:18310783580 邮 箱:baiyongle@ccianet.cn 附件1:中国陶瓷工业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管理办法(试行).pdf 附件2:申报材料清单.doc 附件3:中国陶瓷工业工业设计中心申 请表(企业工业设计中心).doc 附件4:中国陶瓷工业设计中心申请表(工业设计企业).doc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 2025年3月17日 【详情】

扫码关注公众号

行业服务部:010-63305033  培训部:010-63305398  科技信息部:010-63305626  展览部:010-6330575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外大街168号朗琴国际B座1019室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554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