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网站

返回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010-63305665

综合部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肇庆陶瓷即将用上佛山清洁煤气

发表于:2015-08-24

肇庆广宁古水镇太和环保建材产业基地,明年将用上新的能源——清洁燃煤气。项目投资方正是在清洁燃煤气领域已沉淀9年的科达洁能。“除了佛山以外,肇庆是省内主要的陶瓷产区。我们希望通过肇庆太和的集中供气项目起到示范效应。” 广东科达洁能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周鹏称。

2015年,史上最严环保法实施。广东“建陶业”加大力度推动“煤改气”的能源变革。然而,据陶瓷产业的统计,天然气的成本在三四元/立方米,生产每平方米陶瓷砖成本增加4—5元,按广东30亿平方米的陶瓷生产数据,每年需要增加的成本大概应是到120亿到150亿元。“如果真的率先实现100%的‘煤改气’改造,规模大的企业最多能撑2年,中小企业或许1年就要倒闭。”在新环保法实施的背景下,佛山环保产业发展提速,一个集环保咨询、环保设备生产、环保治理、节能降耗、资源经济于一体的环保产业链正在形成。从产业链条上,佛山清洁燃煤气或将成为更符合高能耗产业发展的新能源,在环保风暴中迎来它的新春天。

“煤改气”风暴:成本难扛

“大量生产线迁往肇庆等上游城市,10年来,就这样看着环境逐步变差。肇庆的环保压力或已达到了历史的极点。”一位佛山企业家如是判断。

2015年6月,广东省公布《2014年广东省环境质量状况公报》,肇庆再次垫底,城市环境与工业污染之间冲突加剧,特别是陶瓷行业面领着更为严峻的挑战。

“如果真的率先实现100%的‘煤改气’改造,规模大的企业最多能撑2年,中小企业或许1年就要倒闭。”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所以在这一次环保整顿中,更多肇庆陶瓷企业一边默默采取“拖”字诀缓下了“煤改气”的进程,一边竭力向政府阐述“天然气并不是解决陶瓷环保问题的合理解决方案”的观点。

所以在经过一系列的沟通协调后,肇庆陶瓷企业同意改造一条天然气生产线,而考虑到企业无力承担使用天然气所带来的成本压力以及天然气供应稳定性问题,相关政府单位也默许企业不拆除煤气管道的做法。进入2015年后,肇庆产区已经极少提及“煤改气”以及使用天然气进行生产等事项,天然气管道基本处于闲置状态,陶瓷企业仅需做到达标排放即可。

从生产成本上计,天然气的成本在三四元/立方米,生产每平方米陶瓷砖成本增加4—5元,按广东30亿平方米的陶瓷生产数据,每年需要增加的成本大概是120亿到150亿元。“这是一道关乎广东陶瓷产业还能否有竞争力,能否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难题。”广东科达洁能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周鹏认为。

佛山一陶企介绍,燃料成本占整个生产成本的30%以上,改用天然气,燃料成本翻倍增加,这让很多企业吃不消。并且由于上游天然气不足,企业生产受阻,会给整条陶瓷生产线带来巨大的损失。

布局肇庆示范全省

借鉴日本的清洁煤技术的应用实践经验,广东省建筑材料行业协会会长吴一岳建言,一部分企业,可以改用天然气,但是更多的企业应该盯住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技术,往这个方向来发展,这比较符合广东的实际。

几年来,工业企业对清洁煤气抱有疑虑,担心环保政策对清洁煤气不予认可,目前政策逐渐明朗。沈阳NewPower清洁燃煤气化系统建设工程项目录入国家重点环保示范名录,中央高层强调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地方政府也在逐步改变对清洁煤气的看法。今年,控股子公司安徽科达洁能股份有限公司完成的“模块化梯级回热式清洁燃煤气化技术”通过了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

就在今年2月,科达洁能与福建省平和县政府签订了平和工业园区清洁煤气战略合作意向书,科达将为平和工业园区清洁煤气的生产提供最优的设备和技术,项目总投资规模约6亿元。平和工业园主导产业是陶瓷,已经落户陶瓷及配套企业超过15家。据介绍,科达炉供气成本约2.1元/立方,目前福建工业用气价格已到4.2元/立方。

而在广东省内,科达洁能首选在肇庆市布局示范性项目。日前,科达洁能发布公告,在广宁县古水镇太和环保建材产业基地投建清洁煤气集中供气项目(投资规模约5亿元人民币)。该项目计划将于2015年底前由乙方控股组建项目经营管理公司,于2016年完成建设。

科达洁能表示,本次和地方政府合作,实现在工业园区集中提供洁净燃气,对国内其他工业园区尤其陶瓷工业园的燃料升级具有较强示范效应,有利于公司清洁燃煤气化业务在国内快速拓展。

“广东陶瓷生产大概占到全国四分之一。主要的品牌都在广东,所以广东陶瓷行业能否可持续地健康发展,能否找到更合适的清洁能源,实际上也是在为中国陶瓷业找到继续向前发展的路径。”周鹏称。接下来,在江门恩平、清远等陶瓷产区,继续把清洁煤制气集中供气的模式推广下去。”

上一篇:
下一篇:

协会活动

更多

  •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关于征集《健康陶瓷性能评价规范 第1部分 日用陶瓷》等3项团体标准起草单位的函 各有关单位: 由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轻工业标准化研究所、佳合(浙江)检验检测有限公司共同提出的《健康陶瓷性能评价规范 第1部分 日用陶瓷》等3项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团体标准项目编制工作已正式启动。现面向陶瓷行业企业及科研院所公开征集标准起草单位。 一、起草单位和起草人资格条件 1.起草单位应为行业内依法经营、近三年内无违规违法、失信行为、业绩突出,且具有影响力的生产、销售、科研等单位,为标准的编写提供必要的资源、资金和技术支持,共享本单位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 2.起草人应熟悉本行业领域,具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能根据组委会的安排参与标准起草的各项工作,在标准研讨中发表独立意见。 二、名额限制 根据报名情况,每项团体标准拟选取参与起草单位不多于30家。 三、参与要求 拟参与团体标准起草的单位需填写申报表,经所在单位盖章后,于2025年6月30日前送达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科技与信息部。 四、联系方式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科技与信息部 联 系 人:白永乐 联系电话:18310783580 邮箱:baiyongle@ccianet.cn 附 件:团体标准参编起草单位申请表.doc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 2025年04月08日 【详情】

竞赛培训

更多

  • 关于开展2025年度陶瓷行业职业能力评价基地遴选工作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相关指示要求,完善陶瓷行业职业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加强陶瓷行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形成适应陶瓷行业发展需要的技能人才评价机制,激励引导技能人才成长成才。自2021年起,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在中国轻工联的指导下,在全社会开展行业自主职业能力评价工作。工作开展4年以来评价范围逐步拓展,评价体系日臻完善,在业内积累了良好的口碑。为进一步适应行业的新发展、新变化,更能够代表行业先进水平,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决定即日起面向社会开展陶瓷行业职业能力评价基地遴选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条件 1. 单位资质: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职业院校、培训机构等,在相关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良好的社会信誉。 2. 设施设备:具备与开展陶瓷行业职业能力评价工作相适应的场地、设施、设备和仪器,能够满足理论教学、实操培训和考核评价的需要。 3. 师资团队: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专兼职师资队伍,其中具备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或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占一定比例,能够承担职业能力评价的教学和指导工作。 4. 管理体系:建立健全规范的职业能力评价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包括报名、培训、考核、评价、证书颁发等环节,确保评价工作的科学、公正、规范开展。 5. 质量保障:具有完善的质量保障机制,能够对职业能力评价工作进行有效监督和管理,保证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无违规违纪行为记录 6. 资金保障:需建立多渠道资金筹措机制,保障基地建设、日常运营及维护的资金充足。资金来源除政府财政拨款外,还应积极吸纳企业投资、社会捐赠、培训收入等。 评价基地具体基础标准详见附件1。 二、申报职业(工种)范围 本次征集面向陶瓷行业及其相关领域各职业(工种),重点围绕但不限于以下职业(工种):陶瓷装饰工、陶瓷产品设计师、陶瓷工艺师、陶瓷烧成工、陶瓷原料准备工、陶瓷工艺品制作师、陶瓷成型施釉工、工艺美术品设计师、工艺品雕刻工、民间工艺品制作工、装饰装修工(镶贴工、美缝师、陶瓷饰面装饰工等)、互联网营销师等。 三、申报材料 1. 申请表:填写《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职业能力评价基地申请表》(附件2),详细说明申报单位的基本情况、师资力量、设施设备、可行性分析等内容; 2. 证明材料:提供申报单位的法人证书、营业执照、相关资质证书、师资队伍证明材料(如教师职称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工作简历等)、场地设施设备照片或租赁合同、管理制度文件等相关证明材料的复印件,并加盖单位公章。 四、申报流程 1. 提交申请:申报单位请于2025年4月20日前将申报材料(纸质版一式二份,电子版一份)报送至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培训部。 纸质版材料需装订成册,邮寄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外大街168号朗琴国际B座1019室。 电子版材料发送至指定邮箱xiaoyanna@ccianet.cn,邮件主题请注明“陶瓷行业职业能力评价基地申报 - [申报单位名称]”。 2. 资格审核: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将对申报材料进行资格审核,审核通过的单位根据情况将进入实地考察环节。 3. 实地考察:组织专家对通过资格审核的申报单位进行实地考察,了解申报单位的实际情况,评估其是否具备开展职业能力评价工作的条件和能力。 4. 发布公告:将通过实地考察和综合评审确定的试运行基地入选名单在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网站进行正式发文公告,并颁发“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职业能力评价基地”牌匾。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肖艳娜、刘一泽 联系电话:18910262605、15911180228 电子邮箱:xiaoyanna@ccianet.cn 附件:1.附件1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职业能力评价基地基础标准.docx 2.附件2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职业能力评价基地申请表.docx 3.附件3职业能力评价证书样本.docx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 2025年3月14日 【详情】

扫码关注公众号

行业服务部:010-63305033  培训部:010-63305398  科技信息部:010-63305626  展览部:010-6330575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外大街168号朗琴国际B座1019室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554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