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网站

返回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010-63305665

综合部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山东淄川区传统建筑陶瓷产业的破冰之路

发表于:2015-08-24

“南佛山 北淄川”,作为全国第二产区的淄川建陶行业拥有中国驰名商标4个、山东名牌10个、山东省著名商标15个,占全区名牌总量的85%

淄川区传统建陶产业的破冰之路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是一个传统的老工业区,建陶、冶金、化工等传统产业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雄厚的基础。建陶产业由于起步较早、技术装备水平较低、发展方式粗放,在很长一段时期内被刻上了能耗高、档次低、占地多、污染重、贡献小的烙印。

在逐步摸索中,淄川区委区政府认识到,如果简单地把传统产业淘汰或转移,再另起炉灶,必定损失巨大、得不偿失。既要“碧水蓝天”又要“提升转型”,就要保留传统产业,走出一条不传统的破冰之路。

为了培育淄川建陶的区域品牌影响力,让“南佛山、北淄川”的名声叫得更响,淄川区的建陶产业发展经过了凤凰涅,浴火重生的转调过程。

2008 年以来,淄川区坚持以“置之绝地而后生”的勇气,综合采取环保、安全、税收等行政手段,引导建陶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了由依靠规模扩张向依靠科技创新的转变,取得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多赢。

倒逼机制:用“鞭子”打着转型

    “那时候车停在厂区附近,第二天一早,车表面就会有一层粉尘。”淄川区经信局局长张勇介绍,2008年以前,淄川区建陶产业整体为粗放式发展模式,轻创新、轻环保,大多数建陶企业在追求效益的同时,发展却渐渐遇到了瓶颈。面对该情况,淄川区综合运用行政手段,通过环保倒逼、能耗倒逼,促进建陶产业转型升级。

2008年以来,全区建陶企业环保治理先后开展了煤气发生炉整治、环保除尘改造、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新安装大布袋除尘设施,新建扩建污水处理厂2家,关停28家不达标企业,淘汰建陶落后产能5000万平方米。通过持续不断治理,全区建陶企业二氧化硫排放削减45%,粉尘、扬尘、含酚废水等污染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摘掉了“重污染”行业的帽子。建陶企业的环保治理带动了全区环境质量的改善,全区空气良好以上天数由2007年的6天增加到2012年的230天。

建陶产业是高能耗产业,淄川区因地制宜,实行能耗权和排污权有偿使用制度,对能耗指标和环境容量进行公开拍卖,促进建陶行业加快节能技改步伐,淘汰落后产能。同时,引导建陶企业采用先进节能技术,降低能源消耗,提高经济效益。

“疏堵结合,正推倒逼。运用环保等行政杠杆,四两拨千斤,事半功倍地淘汰落后、上新创新。”淄川区政府李新胜说。

技术创新:转型升级注入“强心剂”

实践证明,有落后的企业,没有落后的产业。因此,企业要发展,必须靠装备提升,靠技术进步。没有技术进步,没有装备提升就不可能生产高档次、高品质的建陶产品,也更谈不上降低成本。

走进淄博金卡陶瓷公司的生产现场,90多家建陶企业负责人正聚集在干法制粉示范生产线周围,饶有兴趣的参观着此条生产线的整体运行情况,热烈地讨论着这一技术的运用带来的效果。这是淄川区建陶行业节能技术推进会的一个场景。

2014年,国内第一条“干法制粉”生产线在淄博金卡陶瓷公司正式投产。项目投产后,较原完全采用湿式制粉造粒,每年可节电161.25万千瓦时,节煤7200吨,节水2.16万吨,节约能耗折合7863.67吨标准煤。

近年来,淄川区瞄准行业最前沿,重点在粉煤灰制瓷砖、干法制粉工艺等实用新技术方面实现突破,努力引领行业发展。在建陶行业成立技术突破攻关领导小组,整合各类科研资源,实行联合科研攻关,集中力量推进重点项目,全力突破技术瓶颈,科技创新取得了丰硕成果。山东汇龙色釉新材料科技公司成功研发可替代进口的3D喷墨印花机墨水,并全面推向市场。山东维统科技公司成功生产出全球第一片粉煤灰制节能环保高科技瓷砖并取得量产成功,该技术可使煤灰添加量达到80%,粉煤灰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先进的处理加工技术比传统生产工艺节水80%以上,节约燃料20%以上,节约综合能耗20%以上。淄博唯能陶瓷公司与齐鲁工业大学等单位组成科研联合攻关组,经过多次研发试验,连续球磨机技术最终研制成功,目前,该公司的连续球磨技术改造项目已投入运行,可实现节能50%,节电50%以上,节约人工90%。

品牌建设:产品附加值较大化

淄博新博陶瓷公司的“博艺及图”商标近日被国家工商局商标局在商标管理案件中认定为“驰名商标”,这是淄川区陶瓷行业继皇冠、耿瓷、统一之后的第四个中国驰名商标。

近年来,淄川区不断加大商标、品牌建设和整合力度,通过政策性引导支持、企业对品牌意识的重视、产品质量的提高及捆绑宣传,促进企业之间兼并联合,建立陶瓷产业联盟,全力打造叫得响“江北瓷都”区域品牌。目前,淄川区建陶企业拥有中国驰名商标4个、山东名牌10个、山东省著名商标15个,占全区名牌总量的85%。  

在2015年中国陶瓷行业新锐榜中,淄川区6家企业荣获各类奖项。自中国陶瓷行业新锐榜举办以来,淄川区已有20家企业在新锐榜评选中斩获大奖。

在做大品牌对外推广的同时,淄川区还注重内部品牌的培养和自我品牌的评选塑造。

作为江北较大建陶生产基地,2014年,淄川区组织开展“淄川建陶产区十大知名品牌评选”,“瓦伦蒂诺”、“耿瓷”等10个品牌荣获淄川建陶产区首十大知名品牌。此次评选极大推动了淄川区建陶产业品牌化发展。今年,淄川区面对中国江北建筑陶瓷生产企业举办首届中国江北建筑陶瓷行业“十大优秀企业”、“知名品牌”、“质量信用企业”等奖项评选活动,学习借鉴日用陶瓷“淄博陶瓷·当代国窑”的经验做法,充分发挥淄川建陶产业联盟的作用,抓好区域品牌的保护、开发和提升,以陶博会等会展活动为平台,加大宣传推广和应用力度,着力创响“江北瓷都·建陶名城”,把淄川建陶打造成为全国知名的区域品牌。

经过多年努力,目前淄川建陶产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升,能耗和排放指标明显下降,产业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在税收增加、品牌增加、产品价格增加(提高)的同时,建陶产业的产量下降了、污染下降了、能耗下降了。淄川区在传统建陶产业转型发展的道路上,走出了一条不传统的破冰之路。

下一步,淄川区力争利用3-5年的时间,将建陶生产能力控制在5亿平方米以内,使建陶产业结构得到明显优化与提升,高档建陶产品比重达到90%以上,建陶企业100%通过清洁生产审核,打造10家年产值过10亿的龙头企业。”淄川区政府区长李新胜介绍。

上一篇:
下一篇:

协会活动

更多

  •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关于征集《健康陶瓷性能评价规范 第1部分 日用陶瓷》等3项团体标准起草单位的函 各有关单位: 由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轻工业标准化研究所、佳合(浙江)检验检测有限公司共同提出的《健康陶瓷性能评价规范 第1部分 日用陶瓷》等3项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团体标准项目编制工作已正式启动。现面向陶瓷行业企业及科研院所公开征集标准起草单位。 一、起草单位和起草人资格条件 1.起草单位应为行业内依法经营、近三年内无违规违法、失信行为、业绩突出,且具有影响力的生产、销售、科研等单位,为标准的编写提供必要的资源、资金和技术支持,共享本单位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 2.起草人应熟悉本行业领域,具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能根据组委会的安排参与标准起草的各项工作,在标准研讨中发表独立意见。 二、名额限制 根据报名情况,每项团体标准拟选取参与起草单位不多于30家。 三、参与要求 拟参与团体标准起草的单位需填写申报表,经所在单位盖章后,于2025年6月30日前送达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科技与信息部。 四、联系方式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科技与信息部 联 系 人:白永乐 联系电话:18310783580 邮箱:baiyongle@ccianet.cn 附 件:团体标准参编起草单位申请表.doc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 2025年04月08日 【详情】

竞赛培训

更多

  • 关于开展2025年度陶瓷行业职业能力评价基地遴选工作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相关指示要求,完善陶瓷行业职业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加强陶瓷行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形成适应陶瓷行业发展需要的技能人才评价机制,激励引导技能人才成长成才。自2021年起,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在中国轻工联的指导下,在全社会开展行业自主职业能力评价工作。工作开展4年以来评价范围逐步拓展,评价体系日臻完善,在业内积累了良好的口碑。为进一步适应行业的新发展、新变化,更能够代表行业先进水平,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决定即日起面向社会开展陶瓷行业职业能力评价基地遴选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条件 1. 单位资质: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职业院校、培训机构等,在相关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良好的社会信誉。 2. 设施设备:具备与开展陶瓷行业职业能力评价工作相适应的场地、设施、设备和仪器,能够满足理论教学、实操培训和考核评价的需要。 3. 师资团队: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专兼职师资队伍,其中具备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或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占一定比例,能够承担职业能力评价的教学和指导工作。 4. 管理体系:建立健全规范的职业能力评价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包括报名、培训、考核、评价、证书颁发等环节,确保评价工作的科学、公正、规范开展。 5. 质量保障:具有完善的质量保障机制,能够对职业能力评价工作进行有效监督和管理,保证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无违规违纪行为记录 6. 资金保障:需建立多渠道资金筹措机制,保障基地建设、日常运营及维护的资金充足。资金来源除政府财政拨款外,还应积极吸纳企业投资、社会捐赠、培训收入等。 评价基地具体基础标准详见附件1。 二、申报职业(工种)范围 本次征集面向陶瓷行业及其相关领域各职业(工种),重点围绕但不限于以下职业(工种):陶瓷装饰工、陶瓷产品设计师、陶瓷工艺师、陶瓷烧成工、陶瓷原料准备工、陶瓷工艺品制作师、陶瓷成型施釉工、工艺美术品设计师、工艺品雕刻工、民间工艺品制作工、装饰装修工(镶贴工、美缝师、陶瓷饰面装饰工等)、互联网营销师等。 三、申报材料 1. 申请表:填写《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职业能力评价基地申请表》(附件2),详细说明申报单位的基本情况、师资力量、设施设备、可行性分析等内容; 2. 证明材料:提供申报单位的法人证书、营业执照、相关资质证书、师资队伍证明材料(如教师职称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工作简历等)、场地设施设备照片或租赁合同、管理制度文件等相关证明材料的复印件,并加盖单位公章。 四、申报流程 1. 提交申请:申报单位请于2025年4月20日前将申报材料(纸质版一式二份,电子版一份)报送至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培训部。 纸质版材料需装订成册,邮寄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外大街168号朗琴国际B座1019室。 电子版材料发送至指定邮箱xiaoyanna@ccianet.cn,邮件主题请注明“陶瓷行业职业能力评价基地申报 - [申报单位名称]”。 2. 资格审核: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将对申报材料进行资格审核,审核通过的单位根据情况将进入实地考察环节。 3. 实地考察:组织专家对通过资格审核的申报单位进行实地考察,了解申报单位的实际情况,评估其是否具备开展职业能力评价工作的条件和能力。 4. 发布公告:将通过实地考察和综合评审确定的试运行基地入选名单在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网站进行正式发文公告,并颁发“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职业能力评价基地”牌匾。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肖艳娜、刘一泽 联系电话:18910262605、15911180228 电子邮箱:xiaoyanna@ccianet.cn 附件:1.附件1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职业能力评价基地基础标准.docx 2.附件2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职业能力评价基地申请表.docx 3.附件3职业能力评价证书样本.docx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 2025年3月14日 【详情】

扫码关注公众号

行业服务部:010-63305033  培训部:010-63305398  科技信息部:010-63305626  展览部:010-6330575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外大街168号朗琴国际B座1019室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55412号-1